文章摘要: 這些年全球地震頻發(fā),給準備進行家庭裝修的市民敲響了警鐘:裝修切莫忽視安全,隨意而為,留下安全隱患。胡亂拆改結構減弱抗震性雖然現(xiàn)代建筑基本上都考慮了抗震性,但錯誤的裝修方法很可能下降一套住宅甚至一幢樓的抗震能力,從而引發(fā)事故。非承重墻也不可亂
這些年全球地震頻發(fā),給準備進行家庭裝修的市民敲響了警鐘:裝修切莫忽視安全,隨意而為,留下安全隱患。胡亂拆改結構減弱抗震性雖然現(xiàn)代建筑基本上都考慮了抗震性,但錯誤的裝修方法很可能下降一套住宅甚至一幢樓的抗震能力,從而引發(fā)事故。
非承重墻也不可亂拆
據(jù)了解,目前,裝修時隨意更改室內結構,尤其是擅自拆改承重墻已經(jīng)成為住房抗震性能減弱的一大原因。很多家庭在裝修時都會進行改建,打掉室內承重墻或在承重墻上亂開門窗,取掉房間中的梁柱,隨意拆去陽臺邊窗下的矮墻或者破壞墻體內鋼筋。在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中,房內的承重墻不可拆,可是非承重墻卻都可以拆。其實這是一大誤區(qū)。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非承重墻都可隨意拆改。所謂非承重墻,就是指由鋼筋混凝土的柱陣框架組成的住房內,樓板由橫直陣支撐,陣由柱支撐,柱由地基支撐。這種結構通常在室內可見柱陣。在柱陣間的墻身多數(shù)用空心磚或普通磚塊充塞,這種墻一般為非承重墻。許多人都認為,非承重墻并不承重,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相對于承重墻來說,非承重墻是次要的承重構件,但同時它又是承重墻極其重要的支撐。在埋設管線時將墻體樓板內的鋼筋破壞,就會影響墻體和樓板的承受力,若遇地震,此墻體和樓板就很容易坍塌或斷裂。
注重裝修材料與質量
如果裝修材料、施工工藝不合格或不規(guī)范,也會對裝修房的抗震能力造成影響。吊燈懸掛在人們頭上,吊鉤的承重力十分重要,根據(jù)國家標準,吊鉤必須可以承受吊燈的4倍重量才算安全。因此,裝飾客廳時,對吊燈的承重能力必須加以檢驗測試。一些木作基層尤其是吊頂面,若使用的木條尺寸不符合要求,或者施工工藝不達標,都可能在受震后垮掉。
如果吊頂?shù)呐蛎浡葆斆芏炔贿_標,輕鋼龍骨如果不用主龍骨或密度太小,都容易在受震后垮塌。對于一些住宅受震后吊燈掉下的情況,專家解釋說,這是在吊燈安裝時沒有使用專業(yè)的膨脹螺絲或安裝工藝不規(guī)范造成的;而墻磚垮掉則有可能是水泥砂漿的配合比例不達標,使其粘貼度不夠,才造成外界輕微的震動就掉下的遺憾。所以,裝修過程當中重視材料的質量和施工工藝,也能有效提升裝修房的抗震能力。
>>>上團最熱銷的電線電纜 保障用電安全
臥室中宜擺放軟包家具
玻璃家具可貼上安全膜晶瑩剔透的玻璃家具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玻璃家具雖然漂亮,但是其本身的質量更值得關注。如果已經(jīng)購買了大量的玻璃家具,除了盡量將它們擺放在軟家飾附近以避免摔壞之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給玻璃家具貼上安全膜,這種透明的安全膜除了可以使玻璃制品更堅固之外,還能避免玻璃家具因破損而引起碎屑飛濺傷人。
很多地震都發(fā)生在夜間,此時人們已入睡,所以防御性是最差的,在房間晃動的十幾秒內很難做出迅速反應,在臥室中軟包家具擁有絕對的優(yōu)勢,可避免家具傷人。
家具需要科學擺放
另外,對于突如其來的晃動,除了尋找相對安全的小空間躲藏之外,身邊有一個安全的容身場所更重要,所以建議床底下盡量不要放置物品,危急時刻可以躲到床底避險。同時家具的擺放也要與床保持一定距離,一些零散、易碎、重量較大的飾品不易在臥室內擺放。在臥室或客廳等人經(jīng)常停留的地方擺放一些毛絨玩具或靠墊則對危機時刻保護身體可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不妨在床頭、沙發(fā)、書房等處放置一些毛絨玩具或靠墊。不要隨意增加鋪地材料重量家裝中要注意樓房地面不要全部鋪裝大理石。大理石比地板磚和木地板的重量要高出幾十倍,如果地面全部鋪裝大理石就有可能使樓板不堪重負。
在裝修設計中挑選正規(guī)家裝公司,用專業(yè)的設計師設計,用正規(guī)的施工隊施工才能使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
地震頻發(fā) 警示裝修勿忘安全
本文由入駐排行8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wǎng)上轉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排行8立場。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paihang8kefu@163.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下一篇:辦公室的門一般多大
探家—和9只貓一起生活的體驗
2025-07-21衛(wèi)生間滲水補漏怎么辦?要怎么修復
2025-07-21顏值黨必備省錢又好看的裝飾綠植推薦.
2025-07-20城外誠率先降租 拉開京城家居賣場降租序幕
2025-07-20進口真空泵安裝注意有哪些
2025-07-19受房產調控政策波及 衛(wèi)浴公司刀尖行走
2025-07-18